杨信在北京的胡同里长大,从小积累了对胡同每个细节的印象,他将自己几十年的感受融进了他的漫画集《捧读胡同儿》里。
我眷恋胡同儿,不仅因为我生长在这里。几百年的古代文明与新世纪、新文化交织组合而形成的最具代表性的北京胡同儿文化,都与那些门楼儿、小院儿、砖雕、门环及现在的“碎砖破瓦”息息相关。
当意识到胡同儿文化将要在世纪的交响曲中消失时,我便每天穿梭于四九城,发愤地收集资料。那些发生在身边的事儿给我们留下了怀旧的记忆,从中体会到几代人生活在胡同中的乐趣。
如今的胡同儿,在快速地演变为现代化都市的模样,同时也缺失了那充满友情的邻里关系,少了人情味儿。“胡同”这一极具地方性的名词也将在花园、小区的名词中消失。漫步在各式各样的小区里,那份对老街坊、老邻居的思念之情,会越发地强烈。
这就是我的胡同儿情结。
(《北京青年报》2001.1.22)